老實念佛
十二因緣,也就是十二緣起真理,是佛陀為了讓世人明瞭「緣起」所做開示,說明苦產生的原因以及人生命的過程、真相,深入陳述生命如何生死流轉於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的十二個過程。這十二個過程是由:無明、行、識、名、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所構成的。 輪迴與解脫:輪迴並不是佛教首創的觀念,輪迴的思想最早是出現在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典之中,而在後來的婆羅門《奧義書》中,才有了比較完整系統說明。根據《奧義書》的解釋,每個人的靈魂在死後,可以在另一個軀殼中轉生,而轉生成哪一種生物,則是由他生前的行為所決定的,好人可以轉生為神、人、而壞人就可能轉生為動物、草木。另一個與輪迴息息相關的觀念就是「業」,它可以包括了身體和心理的所有活動。也就是因為有了「業」的作用,才使得眾生不斷地沉淪在輪迴之中。「業」就是依照著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這個原則來運作的。不過,婆羅門教認為,只有婆羅門、剎帝利、吠舍這三個種姓,才能夠擁有轉世的來生,所以這三個種姓稱為「再生族」,而屬於賤民奴隸階級的「首陀羅」,則是無法轉生的「一生族」。到了佛陀,就完全放棄婆羅門教不平等的種姓思想,只保留了業和輪迴的觀念。佛陀不認為有固定的靈魂,眾生的生死,純由於業的聚散和牽引。在這當下一生的死亡之後,肉體雖然腐爛了,但善惡的業種不會消失,它將帶著我們去接受另一階段的死亡過程。佛陀所追求的解脫道,目的就在解脫生死輪迴,讓生命得到真正的自在。 「六道輪迴」:佛教後來更進一步地發展為「六道輪迴」的思想。「六道」,就是眾生在輪迴中,由於自己前生所造的業,而轉生的六種路徑,又稱為「六趣」,「趣」就趨向的意思。六道包括: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羅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和地獄道。「阿修羅」是古印度的諸神之一,屬於戰神的一種。其中天道、人道和阿修羅道,稱為「三善道」,必須前生為善,才能夠轉生為這三道。若是前生為非作歹,就會轉生為畜生道、餓鬼道和地獄道,也就是「三惡道」。 「神通不敵業力」:神通不是萬能,在因果律的原則下,眾生的生死禍福,都是出於善惡業力,神通再大,也不能破壞因果律。例如:佛陀的神通雖然廣大,卻無法扭轉業力,讓釋迦族免於滅族的命運:目連雖號稱「神通第一」,仍無法救拔自己的母親脫離地獄之苦,而他自己晚年也受外道以亂石擊斃,這都是神通不及業力的例子。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


 
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xcehrwo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